《同行二十载》- 汤江勤 (9/13/2017)

Twenty Years Together by Teacher Tang
难忘今宵,难忘今宵,无论天涯与海角-----

告别今宵,告别今宵,无论新友与故交,明年春来再相邀,青山在,人未老,人未老------

每当听到这首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春节晚会结束曲,总是倍感情切。时间真快,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,我们的博根华夏中文学校从创建到现在已经走过二十年,我也跟着它一起走过了二十年,看着孩子们每个周末坚持来中文学校学习,五年坚持下来的大有人在,七八年坚持下来直至孩子从中文学校毕业的更有人在,有的孩子甚至毕业后又回到学校帮助做义工,不容易啊!因为这要放弃多少个可以娱乐的周末时光才能坚持下来,这不光是一个孩子的坚持,而且是一大家子人的坚持,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祖国文化认同的坚持。有了这份坚持,又有了一群热心肠的,热爱公益的,爱奉献的中国人的努力,我们的学校走到了二十年的今天。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有了中文学校这个“根据地”,才有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从我们学校走向人生更高的历程,不见风雨,哪能见到彩虹,这跟我们的孩子们在中文学校学习中文的经历是一样的。我相信所有在中文学校学习过的孩子都有这共同的感觉。

当家长们知道我是华夏中文学校成立和发展的见证人,由衷地感叹:“汤老师,您是怎样坚持下来的?”是啊,二十年,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年。我从国内的中学课堂来到美国,看着博根学校从最初的创建到如今拥有如此规范的教学制度,心中感慨万千。我也常自问,“我是怎样走过和坚持下来的呢?”可以肯定的首先我非常喜欢孩子,当初填报师范就是我的老师看到了我这一长处让我报的;我喜欢站在五尺的讲台上,每当看到孩子们那双求知的眼光时,就会点燃我去满足孩子们渴望学习中文的那份激情,尽量解决他们对非母语学习上的困惑和要求。其次就是我同样喜欢静下心来专研我的专业知识,从最初使用国内的教材,到如今各种美国当地编辑的教学用书,我们的教学课本前前后后换了很多种,而每次换教材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备课,即使是同一种教材不同的年级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备课,我已养成了不备课都不敢站在这讲台前的习惯。所教班级的回家作业纸也是我这二十年很好的见证,从最初我用手写到复印再到现在的电脑打印及微信通知,不仅见证了这二十年科技的日新月异,也是我努力追赶,希望能跟上时代步伐的心路历程。上面的这张照片是学校2003年拍的,这上面的孩子们现都已经上了大学,有些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的岗位,更早些年的孩子有的已为人父为人母了,我常常会在某个地方,某个时候遇到以前教过的孩子和家长们,他们主动跟我打招呼,亲切地叫声:“汤老师好!”听到这一声称呼,我感到欣慰,感谢他们还记得教过他们的中文老师,哪怕只是一周一次的中文课。因为我也跟他们一样放弃了多少个可以娱乐的周末坚持了下来。

二十年的变化真大,我们的博根中文学校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七百多名学生的大学校,我们的教学管理也几近完善,教学质量更是在不断提高,教师的队伍也总有新鲜血液不断地补充。多少博根人辛勤地付出,无怨无悔地保护着我们这片“根据地”,大家勤勤恳恳地耕耘,努力地与时俱进。希望我们博根华夏中文学校众人拾柴火焰高,一年更比一年好!